我国地理专业大学排名 地理学排名

千千百科 27 0


1、北京建筑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北京建筑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可知:北京有34所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没有北京建筑大学,所以北京建筑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截至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评选了2轮,首批建设高校140所,本次第二轮建设高校147所,其中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二轮新入选的高校。


附:147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和建设学科名单


2、北京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序号学校名称双一流建设学科
1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3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4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5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7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8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9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10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1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13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1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15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16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17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18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19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2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
21外交学院政治学
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
2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24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25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2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27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2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2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30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
3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3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34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3、北京建筑大学简介


北京建筑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是北京市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发起成员,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高校,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年的投档线也正式揭晓,其录取线依然保持前两年的强劲势头,直逼清华北大等内地重点名校。
香港中文大学奖学金基础班今年只招6人,拿到奖学金后,相当于学费全免,并颁发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贴。学校的名气加上如此优惠的奖学金政策,使得今年该班的理科投档线高达422分,文科线高达405分,和北大清华今年抛出的预估线处于一个“重量级”。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文科基础班、理科基础班、工科基础班和商科基础班因为没有奖学金优惠,投档线略低,但也要达到理科405分、文科390分,和人大、上海交大的实力大致相当。
另一所纳入统招的香港城市大学投档线是理科396分,文科378分,和南大的预估线处于一个“重量级”。

内地高考状元纷纷赴港就读引关注 解读赴港求学

2011年08月13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尹世昌

近年来,内地许多优秀学生,包括一些高考状元都把去香港读书作为自己报考志愿的重要选项,今年仍是如此。人们不禁会问,花那么多钱去香港读大学值吗?香港高校适合内地学生吗?面试时考官会问什么问题?毕业之后去向如何?为给有意去香港读书的学子提供一些帮助,本报记者采访了香港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在读学生及毕业生等。
――编者

香港高校2011年内地招生已经基本结束。香港大学今年共收到来自内地的本科入学申请10362份,最终录取291人,包括11名省级状元,北京更是有3名状元选择港大。香港城市大学今年投放内地198个名额,在北京的录取线理科平均分为650分,文科为629分,都大大高于一本线,可谓竞争激烈。这些数字让很多想投考香港高校的学生望而却步――门槛太高了,是不是只有状元或者成绩特别拔尖的才能被录取?

状元未必获录取

报考情况的确热烈,不过,港大最终录取的状元,只有17人,而申请者中,拥有“状元”头衔的超过40人。

香港大学内地事务总监黄依倩说,港大内地招生绝非“唯状元论”。学校的录取原则是:“在优秀学生中,挑选最适合港大的,而未必是考试最好的。”

香港大学推行“全人”教育,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组织、判断、沟通、应对能力,这些在高考成绩中无法体现。所谓“状元”仅仅是体现了考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录取状元只会提升学校知名度,让学校有面子,但我们的招生决策以学生为本,如果认为他不适合港大,来香港读书不利于他的长远发展,我们也不会录取。”黄依倩举例说,假如一个优秀考生喜欢的专业,不是港大的优势专业,港大会劝他留在内地。

选内地,还是香港

每一个想进入香港高校读书的内地学子都曾面临抉择,而促使他们作出最终抉择的原因又各不相同。

陆昊辰,2007年毕业于北京人大附中,高考取得了677分的好成绩,已经从香港大学精算专业毕业,到麦肯锡(北京)工作。

“高考填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当时知道自己的分数肯定超过清华的录取线。但是,我不能肯定一定被心仪的专业录取。”而香港大学则直接把录取专业告诉了他,正是这个“时间差”让陆昊辰下了决心。

余乐平是今年上海高考理科状元,他也曾经面对“清华还是港大”的抉择,不过选择的过程并不艰难。“如果我的第一志愿是工科专业,或许会在两所高校之间踌躇。但是面对清华经管和港大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我很快就选择了后者。”

让这个上海青年下定决心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提供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二是他认为港大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交流活动安排、考核方式等更适合他。

蒋艺毕业于厦门外国语学校,现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的香港办公室做暑期实习。她说:“选择港大是想转换一下环境,看重的是香港的国际化和在金融商业方面较先进的体系。”

面试考什么,怎么考

面试是进入香港读大学的重要环节。记者联系到一名香港大学内地招生的面试官――香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马宣立,请他介绍了面试的一些情况。

“群面”是面试的主要方式,一个小组有六七个人,在考官引导下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呢?马教授解释,因为港大教学有很多时候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判断一个学生是否适合香港大学。

马教授介绍,面试没有成文的判分标准,但考官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全英文面试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考察一个学生的眼界是否宽广、能否很好地与别人沟通、倾听别人的意见,看考生对他投考的专业是否了解等。

余乐平介绍,港大的面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小组面试和个人面试。小组面试的形式大致为7名左右的同学为一组,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然后每个小组选取表现比较出色的同天天行*的个人面试。在个人面试的最后,教授也会让考生向他提一个问题。

教学方式:更加国际化

有家长担忧,孩子在内地一直接受中文教育,到香港的全英文教学环境中,能跟得上吗?黄依倩说,全英文教育是香港大学的优势,让学校更加国际化,内地同学到香港读书的最大获益,正是来自于这种国际化氛围和英文教育。而且,在入香港大学之前,会安排一年的内地委培,给学生一个缓冲期。

一些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介绍,香港高校的环境很自由,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多,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上也给了很大的自主空间。这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很多机会摆在面前,但要自己去规划。

港大很少去安排学生的学习,每个新生都会拿到自己专业培养计划,然后自己去选课、做计划。那么,这种在内地家长看来像“放羊”的教学方式,会不会让刚进入陌生环境的内地学生迷失?马宣立建议,调整慢一些的同学,未必一定要来香港读本科,也可以来读研究生。

奖学金:拿全奖不易

港大为录取的内地生提供不同额度的奖学金,全额奖学金每年16万元(港币,下同),以应付学生在学费(每年11.9万)�p宿费(每年1万多)及基本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估计30人左右能拿到全奖,60人能拿到半奖。

黄依倩说,有学生接到录取通知后,如果最终拒绝了港大,最多的是因为经济原因,能拿到全额奖学金的毕竟还是少数。

日常生活:会很快适应

不少内地家长担心,十七八岁的孩子只身到一个陌生城市,会不会不适应?香港高校为此做出了一些特别安排。黄依倩介绍,香港大学保证内地学生第一年一定会住在学校宿舍,本地学生就没有这项保证。而且,即使将来学生出去租房住,学校也会帮助找房。

对于香港的生活,多名内地学生认为,南方的同学不会有什么不适应,北方的同学在饮食习惯等问题上需要一些调整,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于内地新生,香港城市大学有专责小组负责协助办理签证等事项。而且,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学校还把迎新活动安排到学生家门口――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4个城市,派学院及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向新生介绍赴港前的准备、签证安排、大学中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等。

如何寻找招生信息

在香港的高校中,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是纳入全国高考统招的,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以在提前批次中选择。港大等其他大学则采用自主招生方式。香港理工大学介绍,内地同学报考理大程序非常简单,在内地参加应届高考,同时在理大的网站报名系统直接报名就可以。

特别提醒的是,要善于利用高校招生网站这个资源,网站会提供最权威、最迅捷、最详细的信息。比如内地家长关注的招生报名程序、费用、专业介绍等情况,在香港高校的网站上都会发布。

毕业去向多种选择

每年约1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三四万元的食宿费,到香港读大学到底值不值?这项“投资”的回报到底好不好?除了要看学生自身素质是否提高外,最直接的指标就是看学生毕业后的去向。

香港大学每年都会统计内地学生毕业去向。2008年的内地本科毕业生中,45%留在香港就业,25%出国继续学业,21%留在香港继续读书,到海外就业的是5%,回内地就业的最少,只有4%。2009年,除了海外继续学业的比例大幅增至35%,海外就业增至10%外,其他项目变化很小。而到了2010年,到内地就业的比例则大幅上升,达到10%。

香港城市大学介绍,54%的内地学生毕业后会继续在香港或去海外攻读硕博,只有约6%回到内地,其余的则在香港或海外工作。香港理工大学的统计显示,内地毕业生毕业后留港就业、留港升学及到海外升学者占大多数,约80%。

港大毕业生陆昊辰说,对于港大毕业生,并不存在所谓的“就业难”,更多是能否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工作。对于金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由于金融行业不太稳定,所以就业情况每年都不一样。他还告诫学弟学妹们,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太过功利,因为所谓就业形势之类的东西都是一直在变化的。“始终将伴随你们一生的,是你四年所积累的知识,以及更重要的人生经历。”港大内地事务总监黄依倩介绍,香港*允许学生毕业后有一年时间留在香港找工作,但多数同学是还没毕业,就已经找到工作了。

黄依倩还提醒子女已经被录取的内地家长,不要觉得,这么优秀的孩子去了港大,自然一定会继续优秀下去,应该多跟孩子保持沟通,毕竟学校只是提供了让孩子成才的条件。有意投考港大的学生,要勇于尝试,不要怕失败,更要以平常心看待成败。家长也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急!关于国防生!


本人06级的国防生~说说我这三年的生活吧
1.平时的话周二周四早上出操,周末有半天训练或者上军政理论课,这是正常的情况,有时候会为了特殊任务而加训,比如增加晚上的体能训练等等,依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定。有些学校的训练比较狠,有些根本就不用训练,要看LZ你考哪里了
2.住宿一般要求国防生集中住宿,上课有两种情况,如果官方说的专业集中的话,就会单独安排一个国防生班,单独上课,如果专业分散的话,则会编入各个正常的班级上课。不过无论哪种情况,上的课程和普通学生都是一样的
3.现在一般要求暑期有集训,时间大约1个月左右
4.目前国防生每年有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除去交学费,每个月大约还能拿500左右,不过吃饭是不包的....
5.入学后会发军装,一般是四套,要是北方的学校还会发冬常服,有些学校发的是07式军装,有些学校发的还是旧式军装
6.毕业后本科授予中尉军衔,副连待遇,每个月工资在2200到2500之间,以后会不会涨就不知道了...毕业后的去向主要分配去基层部队,少数去科研单位
7.分数线要求不低于你所报考的学校的最低分数线,一般来说都要在一本线以上,而且要超过一本15分左右才比较保险

...会不会太自由了?重点班一般需要高录取分数线多少...


我中学6年都在执信度过,06年毕业,现在在中大,实在对我们母校太有感情了。

众所周知的一些口碑我就不说了,比如什么四大名校,英语很强之类的,客观说说执信近10年来的变化吧。
首先,执信两大特点依旧保持:
1、校风好,很少打架和攀比的现象。
原因:A。由于能上执信的都是广州老八区各优秀高中精英,自然不会有什么太暴力的人;B.大量的东山区和天河区的学生的家庭都是公务员和军区子女,家教相对比较好;C。执信校规一直规定女生不给长发,统一校服校鞋,很大程度上
杜绝了衣着的攀比。
对比:我表妹是省实的(当然这里不是针对省实,如有偏颇请包涵)。感觉由于招生比较多,而且来自全省各地,又是过宿舍集体生活,难免在生活中会出现攀比现象。
2、管理自由但不影响高考成绩。这点我最有发言权(想当年高考前一周我在看FATE STAY NIGHT-_-)。我认识的06~08的同学重都反映,执信的假期绝对是广州各高中最多的。除了高三的暑假以及周六会补课之外,我们所有假期都会放够时间。高三的晚自习从5点半到8点半。
另外,执信的学生社团也很丰富。模拟联合国据说非常有名气。
原因:A。从教务上说,
执信的不成文高考目标是:保证95%以上的本科率,保证60%~80%(我们那时)的人上一本,争取出1~2个状元。
也就是说,执信不会因为过分追求出状元,而在教学资源上过分照顾重点班。其实有时候有些科目的普通班的师资甚至比重点班要好。但很重要的是,老师都很尽心尽责,很有荣誉感(当然由于待遇比较低,每年还是被华附等学校重金挖了不少老师)。他们采取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用不同层次的方法教学,所以大家都能得到提高。
另外,执信一直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些科目,像英语的老师,比如我尊敬的MISS 黎老师,上课就经常是让大家做presentation的(新概念),布置作业方面也不多,上课经常问“很easy吧?大家没问题了吧?”。但是要是你有不懂问她,她会很尽心地为你解答的。
数学方面也很类似。所以,关键在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能力。
复习阶段,同学们也会经常搞学习小组互相帮助的。比如历史好的同学会整理自己笔记,帮3、4个要好的同学答疑,共享笔记。

在执信,最重要的学习时段是两样:上课40分钟以及课后问问题;当然,晚上的作业挺多的,选择重点认真完成吧(剩下的,不用我教你了吧……)。

最近这几年扩招,为了保证高考质量,相对来说没有以前自由,不过以上的还是保持的。这个需要我的师弟师妹来补充了。

2.执信近10年的变化:扩招对于整体教学和高考的影响。
我见证了执信高中从6各班,扩招到10个班,再到我那时的14个班,直到现在的16各班。
毫无疑问,执信在2001年以前6个班的时代最为变态,高考每年可出1~3个总分状元,标准分上800(就是等于上北大清华的人)大概每班有5~6人。当时全广州也只有华附可以和执信相比。
10个班时代(02~03届),质量有下降,但还是保持了有1~2个总分状元。

14个班时代(06),这一年我们这一届是悲哀的。当年660多人的中考录取分数比华附150人只低了2分。本应该是辉煌的一届,但是因为华附在高一就开始补课,而我们自由地度过每一个假期,所以高考的时候完败华附,只出了2个单科状元一个总分状元,并且丢掉了连续13年全省高考英语平均分第一。
从这以后开始,执信稍微抓紧了教学管理,但还是没有补课…

16个班时代(08 09),扩招后的执信貌似两年都没有出状元,不过高考的上一本率还是保持在70%左右。不过貌似这两年广州都没怎么出状元,这个现象应该是广东省其他地区高考成绩的崛起所导致的,不关扩招什么事。而我所接触到的师弟师妹的水平依旧很不错,尤其是英语还是非常出众。另外,高中申请到英美留学的人也增多了。

综合而言:1.扩招以来,一本率由最初的90%到现在的70%左右有所下降,这是难以避免的。2.另外,据我所知,由于待遇问题和压力过大,最近几年优秀师资流失加快,教学质量有可能受到影响。3.随着广州市高考成绩逐渐被深圳等城市超过,执信等传统名校(除了华附之外)想要重现过去的辉煌是很困难的了。就连我们很多老师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下降趋势无法逆转。4.执信开始学习华附,培养一些独立、有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人才。

建议想冲击北大清华的理科生,还是去华附。文科生的话,最好的选择首选执信,虽然北大清华不一定能每年都有,但是浙大等学校肯定有。

3。中考分数线
去年是726。还是挺高的。重点班的话估计在这个基础上再加35分吧。我03年那时不算体育非择校录取线是634,重点班是668.

其他的希望师弟师妹补充吧~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成文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急!关于国防生!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