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乐山师范学院在四川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公布:乐山师范学院2022年在四川本二录取分数理科最低分459分,文科最低分509分。具体详见如下表格:
一:2022乐山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最低位次)
1.理科:
年份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乐山师范学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 本二 | 459 / 147612 | 426 |
2022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484 / 117218 | 426 |
2.文科:
年份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乐山师范学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 本二 | 509 / 37938 | 466 |
2022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524 / 27198 | 466 |
以上就是志愿填报平台整理的2022年乐山师范学院在四川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可作是2023年即将高考的考生家长们参考,做到心中有数,加紧备考,争取考上你心仪的大学!
二:乐山师范学院在四川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19-2021)
考生们可以根据往年乐山师范学院的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进行预测和指导志愿填报,看看2023年多少分可以上!!
1、2021乐山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理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491 / 114276 | 430 |
2021 | 文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527 / 26014 | 474 |
2、2020乐山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0 | 理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499 / 111817 | 443 |
2020 | 文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513 / 24952 | 459 |
3、2019乐山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19 | 理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522 / 103123 | 459 |
2019 | 理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专科 | 442 / 180976 | 150 |
2019 | 文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本二 | 526 / 25479 | 472 |
2019 | 文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专科 | 468 / 71192 | 150 |
三:乐山师范学院简介:
乐山师范学院地处世界三大遗产所在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四川乐山,东望乐山大佛,南临大渡河,西眺峨眉山,北接城市绿心。1938—1946年,国立武汉大学曾在此办学八年。学校始建于1978年,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乐山教育学院合并升格是四川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良好等级。2012年纳入教育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由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建设。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潜心育才,成效显著。牢固树立“是党育人、是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专业化、职业化、个性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师范教育是本体,以应用型专业和艺体类专业是两翼,着力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3%以上,其中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40%以上,考研率10%以上。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和基础教育一线,涌现了一大批名师专家,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辅导员、“马云乡村教师奖”、中小学优秀校长和特级教师等。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智能汽车、师范生教学技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竞赛获得突出成绩。建设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和乐山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2019年全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第266名,并在2021年公布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五轮总榜单”(2012年-2020年)中位列278名。
科研突出,特色明显。学校现有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遗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研究机构和46个校级研究机构。主办《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郭沫若学刊》《基础教育论坛》等学术刊物。升本以来获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省、部、市级科研奖励300余项,其中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含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5项(含二等奖1项);在Nature等国际期刊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000余篇。在郭沫若研究、苏轼研究、教师教育、特殊教育、林竹资源开发与利用、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研究、硅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应用、社会治理、互联网自然语言智能处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特色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