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征集志愿常见的四大认识误区

千千百科 31 0

一、征集志愿的高校招生分数一定会低。

错!征集志愿是为第一轮没有把握好机会的同学创造更多上大学的机会。参与征集志愿的高校,投档分数不一定比第一次录取时低,恰恰相反,多数高校会提高很多。原因有三点:一是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都是在当前批次落选的考生,多数考生害怕落入下一批次,有“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在正式投档录取时遇冷的学校和专业可能会在征集志愿时成为“香饽饽”。二是征集志愿的院校数和缺额计划数往往比第一次报考时少很多,考生选择余地相对较小,容易出现扎堆报考的情况,分数“水涨船高”。三是普通批征集志愿与第一次填报志愿一样,也是采取平行志愿方式,无论考生填报几个志愿,都是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这样也会让分数较高的考生尽量在同等批次中被录取,从而抬高征集志愿高校的分数。

二、有些考生填报了某个高校没有被录取,该高校却有征集志愿计划公布,是不是存在暗箱操作?

错!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该高校的某些专业虽然投档人数已经足够,但在专业分配录取的时候出现考生不服从调剂、单科成绩不够、身体条件受限等情况,这些考生就有可能会被退档,退档后造成了缺额。这些缺额就需要通过征集志愿的形式来完成招生计划,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

(二)在上一轮投档中,该高校投档人数明显少于招生计划数,填报了该高校但又没有出档的考生可能是因为没有上批次线或其他条件不符合高校的要求。

(三)部分高校在上一轮录取结束后,结合学校实际招录情况,将区外剩余招生计划经省级招办审核后调入对应批次专业,参加后续的征集志愿。

三、填报志愿时“冲一冲”又不服从调剂,“冲”进去了得不到所填的专业,还可以退档去同批次的下个志愿高校。

错!“冲”的院校是往年录取分数或排位较考生本人相对高的院校,很有可能考生“冲”进去后,在院校内的排位相对靠后,就没有选择专业的优势,如果不服从院校内所有专业调剂,很有可能被退档。按照平行志愿的规则,一旦被退档,不会将档案转投至同批次所填的下一所学校,那就意味着该批次所填保稳和保底的院校也没有机会了,该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后续其他批次的投档录取。建议考生理性填报志愿,争取在第一次投档时录取到意向的高校。

四、是不是录取分数高的学校肯定比录取分数低的学校好?

不可一概而论。虽然一个学校的录取分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社会认可度,但拿录取考生分数高低来衡量高校质量是不科学的,一个学校录取分数的高低往往还与其安排的招生计划数、所处的地理位置等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同是“双一流”的院校,地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院校往往录取分数比西北等内陆地区的同类院校录取分数要高很多。再比如因为每个院校安排的分省计划不同,有些院校多些,有些院校少些,所以相同层次情况下,招生计划量大的院校往往录取分数会略低于招生计划量小的院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