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在战国时期。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围魏救赵是什么时期的事
公元前353年,魏国发动了对赵国的侵略战争,直接打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由于齐国和赵国是结盟的关系,于是齐威王派田忌和孙膑率军营救赵国。孙膑为了麻痹魏军,派齐城、高唐率兵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而大军却绕道直插魏国都城大梁,并在途中设伏。
魏军将领庞涓听到都城被围的消息后,放弃了邯郸,回国解围。在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魏军长途疲惫,被齐军打败,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围魏救赵是谁提出的计策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孙膑提出的一项军事计策。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魏国强大,秦国势力不断膨胀,对周边国家威胁不小。孙膑认为,可以通过向韩国和赵国借兵,同时发兵攻打齐国和楚国,以牵制秦国的实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威胁。具体来说,他提出:围魏救赵,即用大军围攻魏国的都城邺城,牵制魏国的兵力;同时派遣精锐部队突袭魏国的卫国(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即围魏之外,以救赵国。这样一来,秦国就不得不派兵抵御这些进攻,从而达到孙膑的战略目的。
孙膑的这个计策不仅被当时的赵国用来对抗秦国,还被之后的人们看做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战略手段,被广泛运用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