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成都医学院在天津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1、成都医学院在天津的药学(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新都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2、成都医学院在天津的医学检验技术(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新都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二、历年成都医学院在天津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医学检验技术(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校本部) | 天津 | 2022/本科批A段 | 3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药学(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校本部) | 天津 | 2022/本科批A段 | 4 | 化学必选 | 综合 |
医学检验技术(新都校区) | 天津 | 2021/本科批A段 | 1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药学(新都校区) | 天津 | 2021/本科批A段 | 2 | 化学必选 | 综合 |
药学 | 天津 | 2020/本科批A段 | 3 | 化学必选 | 综合 |
药学 | 天津 | 2019/本科批 | 3 | - | 理科 |
三、成都医学院学校简介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学校始终继承和发扬“特别讲政治、特别顾大局、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以医学学科专业为主,医理、医工、医管结合,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
学校2000年开办本科教育;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牵头成立的“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四川省首批“2011计划”项目;2016年以优良成绩成为省内首家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2017年获批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四川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试运行机构”;2019年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2年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
学校现有新都、天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49万人。有二级教学单位14个,直属附属医院1所、共建附属医院7所。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医学技术、应用心理、护理、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农业,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3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5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2个,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四川省本科特色专业3个,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等共86门。近五年,获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14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52.32%,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79.35%。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及后备人选126人次。荣获全国医德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30余人。
学校建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等省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5个,组建省厅级高水平研究团队11个,主办省部级以上专业学会和社会组织7个。2005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6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312项。教师的学术论文在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千余篇论文被SCI、EI、CPCI-S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45部,获授权专利177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成都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多次被国家和省部级新闻及出版部门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形成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面向全国招生,调档线均高于属地省控线,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儿科学、中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培养出全国“最美医生”谭晓琴、“中国好人”程菲等优秀校友。
学校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医教研合作,与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德国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等10多所海内外高校及学术机构、与成都市等20多个地方政府、与四川科伦药业等数百个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部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医科大学的内涵标准,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贡献成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