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

千千百科 1074 0
1

愚公移山的故事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的故事1

2

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是记载在《列子·汤问篇》中的一篇古代故事。

在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有两座高山叫做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山占地方圆七百哩,高有数万尺,北山住着一位叫做愚公的老翁,他年纪已经将近九十岁了,他就住在这两座高山的正对面。由于这两座高山阻挡了往北的通道,无论进出都要绕很远的路,愚公对这个情况非常的头痛。

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他说:"我想和大家一起尽力来铲平这两座山,使这条路一直畅通无阻直到豫州南部,汉水南岸,大家觉得如何?"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但是愚公的妻子有点不以为然地泼冷水,说:"我看以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小小的山您都动不了了,你又能够奈何得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高山吗?况且,我们要把那么多土石堆到哪里去呀?"于是家人讨论了一番,决定要将土石堆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愚公就挑了三个比较能够挑负重担的子孙,跟着他一起去凿石头、挖泥土,然后他们把挖下来的土石,用畚箕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孩,也蹦蹦跳跳的加入他们的行列,通常一个寒暑才能回家一趟呢。

愚公移山的故事2

河曲智叟看到愚公他们这么辛苦,就讥笑他说:"你呀也太没有自知之明,太自不量力了吧,你看你这么大把年纪,又这么一点点力气,我看你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毁不了啊,你怎能奈何得了那么多土石呢?"愚公长叹一声回答他说:"唉,你的思想太顽固了,我看你连寡妇和弱小的孩子都还不如,我就是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但是这两座山又不会长高,又不会长大,我有什么好担心挖不平他们的呢,"河曲智叟听愚公这么一说哑口无言。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情,他真的很担心愚公要领着子孙这样世世代代的挖下去,所以,他把这件事情报告了天帝。天帝知道以后,被愚公的坚毅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儿子各背负一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边(山西省的东部),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3

愚公移山的山在哪里

在文章的第一句就已经交代清楚是哪两座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山名,就是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同河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地区。

王屋——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一带。

冀州——地名,包括现今河北、山西两省和辽宁、河南两省的一部分地区。

河阳——地名,在现今河南省孟县境内。

愚公移山的故事3

4

愚公移山的故事读后感

自开天辟地之时,太行王屋二山就坚持着它们亘古不变的傲气。平静了几千年,所有人都丢弃了对那头陌生世界的妄想,没有奢望的安静朝拜着面前的两座大山。突然一天,愚公站起来了,挺着年近九旬的腰板。他要移山,他要证明人定胜天。虽然他从未说过什么真理,可是他的一句我死了还有儿,儿死了还有孙,孙还会有儿,儿也还会有孙,孙孙,世世代代,永不会死,山,怎么会移不完呢?这一开口便让他赢得了彪炳千秋的赞叹。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要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即使是很大的困难也有可能得到解决。愚公的坚持感天动地,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你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呢!

愚公移山的故事4

标签: 儿童故事 教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