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中国大学排名多少 在中国,李敖的文学地位如何,你怎么评价李敖?

千千百科 15 0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李敖中国大学排名多少 在中国,李敖的文学地位如何,你怎么评价李敖?,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李敖毕业于哪个大学?

李敖

,毕业于

台湾大学

李敖,1935年4月25日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父亲李鼎彝、母亲张桂贞。李敖在八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其父李鼎彝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今扶余市),就读北京大学时拿的是吉林省的公费,当时便改籍贯为吉林扶余,后来全家的籍贯便被官方统一改为吉林扶余,李敖则自认为其祖先可能来自云南。根据家中“李氏宗谱”所述,李家远籍云南乌撒,后迁居吉林省扶余市。

李敖生之日,正是九一八事变后三年七个月,中国东北已在日本军控制之下,日本军导演的“

满洲国

”也成立了三年多。为不做亡国奴,全家迁到北平,全家共达十九口之多。其父仰事俯畜、平辈支援,负担之重,也就可想而知。可是到北平后就

七七事变

,又做了亡国奴。

1949年举家赴台,定居台中,进入省立台中第一中学二年级就读。李敖因师生之谊对师母和三个小孩多有关照,并休学在家自修。

1954年以

同等学力

资格,考取台湾大学(

台大

)法律专修科(台大法律系司法组前身),因兴趣不合,主动退学,重考进入台大历史系,1959年毕业。

青年时期考入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后来改为法律系司法组)。九月十四日入学。

暑假后历史系三年级。三月一日在《自由中国》第十六卷第五期发表中学旧作《从读<胡适文存>说起》。

暑假后历史系四年级。七月毕业。九月九日去凤山陆军步兵学校,受第八期预备军官训练。官拜少尉排长,下野战部队,足迹遍台湾南部。

台湾大学,成立于1928年,是坐落于中国

台湾省

台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综合性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

其大批毕业生担任了台湾各大行业的领军人物,其中就包括知名校友

诺贝尔奖

得主李远哲。

台湾大学是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12所成员校之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在2016年英国QS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68位,亚洲高校第21位,

台湾地区

第1位,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大学。

台湾大学校区分布于台北、宜兰、新竹、云林以及中部高山地区,校地面积约3万4千公顷,占台湾总面积的百分之一;目前已有11个学院,以及3个专业学院,共约54学系、109研究所,另设有30余个各学术领域之国家级或校级研究中心,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顶尖综合性大学。

请问台湾高校法学院在亚洲的排名情况

亚洲共有12所进入全球法学院100强,具体如下:

香港大学 (世界18,亚洲1)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19,亚洲2)

东京大学 (世界22,亚洲3)

清华大学 (世界44,亚洲4,中国大陆1)

香港城市大学 (世界53,亚洲5)

高丽大学 (世界57,亚洲6)

国立台湾大学 (世界61,亚洲7)

北京大学 (世界62,亚洲8,中国大陆2)

国立首尔大学 (世界69,亚洲9)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70,亚洲10,中国大陆3)

香港中文大学 (世界72,亚洲11)

早稻田大学 (世界99,亚洲12)

国立台湾大学,简称台大,前身为日据时期之台北帝国大学,是一所创立于台湾地区的全科性公立综合大学,亦为全台湾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学。2008年被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全世界前200名的大学,位列第124名。2012年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2012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台湾大学排名第80,不仅创下这项调查进行9年来最佳成绩,也是台湾地区唯一晋身前一百名的大学。当地时间2013年4月10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公布了2013年亚洲前100名最佳大学排行榜。据此榜单,台湾有17所大学入围百强。其中,台湾大学亚洲排名第14,是岛内排名最高的大学。

中文名:台湾大学

外文名: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简称:台大

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创办时间:1928年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李嗣涔

知名校友:李远哲、马英九、李敖等

所属地区:中国 台湾

主要院系:文学院 理学院 医学院 工学院 社会科学院管理学院 电机资讯学

在中国,李敖的文学地位如何,你怎么评价李敖?

李敖

睥睨古今,目中无人。纵观李敖一生,其口诛笔伐,狂放不羁,肆意汪洋,骂遍天下。他天资不凡,博闻强记,学养深厚,史上罕有。但是李敖最具征服力,最有吸引力,最让人倾心和注目的不是他的笔,而是他的口,不是他的文字,而是他的话语。几十年间,李敖口若悬河,流泻千里;叫啸成风,挥斥万类。他说尽了大话、狠话、粗语、狂话、笑话、趣话。他挟犷俗登于大雅之堂,将情色布于斯文之众,可谓集成古今而无先例。如果把他的人生比作戏剧,那么他演的不是正剧,不是悲剧,而是闹剧。他以闹剧立身而名世,如今闹剧落幕,人不散场,引发绵绵哀恋,可见众心寂寞,亦可见他的魅力。

平心而论,在李敖所骂无数人中,有些是该骂的,有些是不该骂的;有些是骂得倒的,有些是骂不倒的。比如他评

屈原

,说“屈原整天愁眉苦脸的跳河了,那算什么本事啊”。又比如他评

鲁迅

,说“鲁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他的文字很别扭。”“我觉得鲁迅被过分高估了。”批判的力量可以摧枯拉朽,但是不枯不朽的东西是摧不垮的,因为那是高山。我想,这道理李敖当然明白,他的本意不在于摧垮,而在于证明自己比高山还高,这是他相关大话的论据。

李敖自大而且自信,他说大话毫无掩饰,毫不做作。他的傲是真傲,他的大话是真话,是由衷之言,须认真对待。

李敖出了一百多本书,他说自己著作等身,这是事实,不算大话。问题是他作品的品质。

一九七九年, 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一文里,李敖说,过去的白话文不可能创造奇迹 ,“奇迹来自李敖这边。白话文在李敖手里,已经出神入化。在中国传说中,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必有不世出的人出世,因此我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深信,我这一辈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凭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这就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的由来。他把自己称作应天命而生的文章“王者”,震惊世界的大人才。现在,我也来评评他的这些话。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在李敖眼里什么是“好文章”。

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里,李敖否定前人学说,提出评判文章的“新标准”。他说:“我们看文章,要问的只是:一、要表达什么?二、表达的好不好?”“这种新的标准,可以使我们立刻变得气象一新……一切不敢说它(指前人的文章标准)不好的所谓名家之作,都可以叫它狗屁。”

我不知李敖为什么把他提出的这两条叫作评判文章的准标,而且是“新标准”。很明显,这两条只是文章立意和谋篇的关系。而对这个问题,前人的论述够清楚的。请看:“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南朝

·宋·范晔)“未造其语,先立其意。”(元·周德清)“以意为主,以辞辅之。”(清·王之祯)这些话是说,写文章先要确定“要表达什么”,也就是文章“意旨”,然后再安排结构,锤炼语言,铺陈文彩,结构,语言,文彩,都要围绕意旨展开。文章是为了表达意旨而写的,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所谓标准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李敖没有回答,却称之为标准,可以说连概念都搞错了。他还鼓吹说,他的“这种新的标准”,可以“开拓万古心胸,推倒千载豪杰。”可是从逻辑上讲,他首先就把自己推倒了,这未免滑稽。

对于评判文章的标准,不妨看看

毛主席

一九五八年一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的。他说:“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词章问题。”文章好不好,就要看是不是准确、鲜明、生动,这才是要害。

同是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里,李敖

说:“我‘纵笔所至不检束',把白话文写得气象万千,光芒万丈,这种中国功夫,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为了给这种中国功夫最新举证,我特别印了两本书——《李敖文存》和《李敖文存二集》"。这两本书共收三十五篇文章,都是散文,而以杂文为主,《看谁的文章写得好》是《李敖文存》的代序。既然是为他“气象万千,光芒万丈”的好文章和“谁也抹杀不了”的“中国功夫”举证,他所选的这些文章,自然是他好文章中的好文章,是精品中精品。我读了几篇,却没有发现神乎其技的东西。不过,对于其中诸如《且从青史看青楼》等若干篇什,他在勾沉和运用史料方面的功夫我还是钦佩的。

读李敖的书,看他书中的文章,如同听他说话一样,那风格是一致的。观其总体,他是以记述和议论见长。他有思想,不乏洞察力;他有能量,不乏战斗性。可是在语言方面,若以文学标准衡量,李敖是有相当差距的。

文学语言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它是作者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的结晶, 是对日常语言的锤炼和升华;它应当形象化,心灵化,诗境化。无论用什么手法,它都应当具有鲜明的可视性,它所表达和表现的对象或内容,应当是画面的展示,情景的营造,这正是它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文章贵曲而忌直,要有隐喻性、寄寓性和象征性,要有心理内涵和情感蕴藉。文学是诉诸感性而导扬理性,是经由灵觉而探求人性。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优化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精神维度,使人不断向上,不断抵达更高的高度,成为更完善更完美的人。一个文学家,若不比常人更丰富更高,就不可能引导人们成为更高更善更美的人。对于这些,李敖似乎有误区。他在批评鲁迅时说:“他杂文里面情绪表达太多,真正的资料部分并不多。你看我的文章,你把那情绪字眼删掉,看的还是资料,就是证据。”可见他文学意识的薄弱。他善于制造新闻,搜集史料,可他不明白,文学的主要功能不是直接传达信息,而是塑造形象,是按照诗意逻辑塑造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是虚拟化的。

在文学方面,李敖的不足之处还在于,他注重散文而排斥韵文。其结果是,他驾驭文体的能力只限于散文,其语言锤炼功夫和语言艺术性的欠缺亦与此不无关系。

对于李敖的语言,我的感觉是八个字:平展,直白,粗豪,钝重。

作为一个文化人,李敖具有典型性,可是他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却缺乏典型性,这也算是一大奇观。在他的一百多本书中,纯正的文学作品不多,其中

《北京法源寺》

被称为历史小说。可就是这本小说,其主要内容是史料的编辑和剪裁,表达方式也是平铺直叙的多,呈现式的表达少,缺乏应有的塑造力,缺乏跌宕生姿、曲折有致的审美境界。因此它具备更多的是史料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

李敖的言论虽然猛烈,却不够尖锐,不够深刻。尽管都能击中目标,使被击对象产生痛感,或致伤致残,却因难以入骨而不致命,因为他所用的力粗豪钝重,表面的广度有了,里层的深度却不足。这也许是现实中许多被他所骂的人不予回击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他直来直去,其锋芒是可以避让的,倒是他自己无所遁形。

就文章而言,李敖自称的“第一”不能成立。可以称他是一个历史和文化学者,一个演说家,一个文章家,却不足以称之为文学家。他文章品质的局限性及艺术表现力的不足,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及性艺修养的不足。然而不管怎么说,李敖就是李敖。即便他谤满天下,毕竟他名满天下。尽他不像他所说的那样高那样大,写文章他没有创造奇迹,也不是“王者”。但是由于他的不同凡响,由于他的行为的奇特和由此营造的别样趣味,或者说,就凭他喧哗一世的闹剧人生,已经注定了他的不朽。

以上就是李敖中国大学排名多少 在中国,李敖的文学地位如何,你怎么评价李敖?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