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7篇
你们知道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有哪些?青山不老,绿水无忧。是革命烈士们用炽热的鲜血换取了国家的安宁与太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7篇,希望您能喜欢!
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精选篇1)
清明节来了,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清明节是纪念英雄的日子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之际我们来到英雄纪念碑前,在这里我们加入少先队,我想起了那些抗日英雄刘胡兰、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他们在祖国解放的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想到的是人民、是祖国、是革命,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些,我的泪水在心中流了出来。那些英雄们洒热血才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了这些抗日英雄,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爱,他们虽然牺牲了,我们永远会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与日月共存,与山河同在,他们的精神化作我们前进的力量,将激励我们建设祖国,我想,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
英雄——我们心中的榜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要发奋学习,让英雄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长存,并化作我们的无穷力量,激励我们建设更加伟大的祖国。
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精选篇2)
昨天,我们去了烈士陵园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
我们走进了烈士陵园里面,到处是参天大树我们依次排好队首先我们进行的是集体默哀3分钟,还要唱少先队员先锋队队歌,在把整个烈士陵园参观一遍。
烈士陵园里面沉睡着非常多的革命烈士,我给你们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比如马本斋: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马本斋是这支回民支队的司令员。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我们走进了烈士陵园里面,到处是参天大树我们依次你们看我们的烈士是多么的努力和敌人拼搏,他们抛头颅,扫热血,这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怎么能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
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精选篇3)
清明之际我们来到了纪念碑,看到这个纪念碑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每一滴雨都是泪水,都是无言的哀思,在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位无数先烈的画面,其中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的五位烈士,他们在掩护部队转移时,和敌人拼的你死我活,他们子弹用完了,就那石头狠狠的向敌人砸去,后来他们的任务完成了,五位壮士为了不当俘虏,英勇的跳下了悬崖,在他们跳下悬崖之时响起了振奋人心的口号声“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听了这一句话让我也增加了对日本人的仇恨,五位战士的精神像一个不灭的灯,就算多大的风,多大的雨也熄不灭这盏灯,读到这里我想对英雄们说:“先烈们,你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这盏精神之灯永远的在我心中点燃。
英雄是我们心中的榜样,我们心中的丰碑,他们这种精神在我心中成长,他们这种爱国之心会用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英雄的生命将永远的铭刻在我心中,每当提起英雄两个字就会点燃我心中的灯,英雄们!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将会珍惜,你们的死比泰山更重,你们坚强不屈的口号声比海浪更大,英雄们中国人不会忘记您!
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精选篇4)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清明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时节,人们常常要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缅怀先烈。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难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一切。
在当今的和平年代里,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内涵。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爱国,我想首先应该落脚在我们的生活上、学习上认真听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这就是爱国。让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展现我们新时代、新少年的每一个亮点。“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学习知识,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优良传统,为祖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精选篇5)
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这些英雄的名字一直萦绕在我们耳边。看着现在大街上五彩的霓虹灯、繁华的大酒楼,看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都是用那些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除了父母以外,我最想感谢的便是那些为我们打下一片江山的革命先烈们。他们一个个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美好的明天。董存瑞为了革命的胜利,毅然抱起了炸药包炸掉了敌人的暗堡,用他未满19岁的生命为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障碍。在战争中,还有许多年轻的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永远敬佩的。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说的就是这些革命先烈,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他们毫不畏惧,与日本帝国主义殊死拼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永不倒下的长城。在战场上,在监牢里,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顽强不屈,用生命谱写了祖国胜利的乐章,用热血编织了祖国繁荣的明天。
比起那残酷黑暗的昨天,生在今天的我们实在过于幸福,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那些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给予我们的今天,拼搏向上,努力奋斗,让革命先烈们挥洒的每一滴血都得到应有的回报,让明天更加明亮!
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精选篇6)
英雄,是历史巨人,更是人民心中的丰碑……
北京密云县,有一位英雄母亲。她的丈夫和6个孩子,全部为国捐躯。
这位伟大的母亲叫邓玉芬。
邓玉芬是个倔强的女子,她坚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兴旺,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个儿子。
好日子还没有熬到,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邓玉芬的家乡强行划入了伪满洲国。为了糊口,她被迫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1940年,八路军10团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在邓玉芬的家门口,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挽救国家、拯救自己。
当年6月,10团组织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含糊。就叫儿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成为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9月,邓玉芬知道游击队正缺人手,毫不犹豫地又把三儿子送去了白河游击队。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邓玉芬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反“无人区”斗争。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儿子、五儿子找回来,在环境最残酷的时候,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1942年,抗日政府发出了“回山搞春耕”的号召。邓玉芬和许多山地群众决定重返“无人区”。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谁知丈夫走后没几天,竟传来噩耗:丈夫、四儿子和五儿子在种地时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也被抓走了。
坚强的邓玉芬没有屈服。亲友们劝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两个小儿子,坚定地对他们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猪头岭,拿起丈夫留下的镐头,没日没夜地开荒种地。
国难当头,人命如蝼蚁,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这位母亲身上。1942年秋,大儿子永全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子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同年秋,二儿子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死在了家里。三儿子也下落不明。
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春种秋收,做鞋做袜,照料伤员,她从不得闲。她的家成为八路军和伤员的休息站,干部战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战士们就是她的亲儿子!邓玉芬为了让伤员能多吃点儿,自己节衣缩食。家里养的几只老母鸡,鸡蛋却一个也舍不得给亲儿子吃,统统送给了伤病员。战士们都知道在密云的猪头岭有个邓妈妈。
1944年春,日伪军为了肃清“无人区”的抗日力量,围住猪头岭一带,一连折腾了7天7夜。小六儿跑丢了,她背着刚满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她为了掩护藏在附近的乡亲和干部们,眼睁睁地看着幼子连病带饿死在怀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人民胜利了。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咱们胜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惟一的儿子小六儿也被妈妈送去当兵。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男女老少齐动员。为了保卫家国,邓玉芬献出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至爱,这是抗战时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精神征文(精选篇7)
楚怀王十一年,屈原由文学侍臣晋升为左徒。这职务相当高,仅次于楚国最高行政长官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这时候,屈原才22岁。
屈原在楚国政坛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的提出,在楚宫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百姓拍手叫好,却引起了贵族势力的一片恐慌。因为屈原的政治主张特别是改革主张,跟楚国早年的改革家吴起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旧贵族势力显然不利,对楚国内部的亲秦派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两股势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现后郑袖、上官大夫靳尚跟稍后的公子子兰。他们结成死党,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用恶语中伤屈原。
怀王虽然对屈原十分赏识,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却表现为孤傲自大,头脑简单,无一定主见。怀王经不起郑袖、靳尚一伙的挑唆,一气之下疏远了屈原,撤掉屈原左徒职务,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务,不让他参与国家大事。 从此屈原郁郁而行。
楚怀王三十三年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见亲秦派已经得势,趁着怀子棂柩运回郢都,举国默哀致祭的机会,拼死揭露了那批祸国殃民的亲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击。他被流放了,标志着他的政治生涯的结束。
可以说屈原的一生都是个悲剧。他一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为何“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把满腔愤怒化为诗歌。著《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作品20多篇,抒发了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向往光明、憎恨黑暗的炽热感情。这些诗作如今万古流芳。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长期在洞庭湖流域过着流放生活的屈原,深知楚国大势已去,他绝无回天之力,只好以身殉国,于当年五月初月怀石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跟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跟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以及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