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思话题征文(10篇)

千千百科 47 0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10篇)

清明节来了,每逢清明节就会想起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寄思话题征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1

每一年的清明,都是那么愁苦;每一年的清明,总是下着毛毛细雨,打落在人们的心头。在这个祭扫的日子,总有那么多人为之感慨和伤怀。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挥笔洒下有关清明的诗篇,被人们传送千年。有元末明初高启写的“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表达了清明时节死者坟前无后人祭拜的哀伤;也有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了清明时节整个长安城充满了春意,热闹繁华。诗虽多,但是最著名以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朝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阴雨天气,衬托出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的悲思愁绪。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第108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乃是中国古代的24节气之一。其后来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在清明节的前几天,我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祭扫陆龙飞烈士陵墓的扫墓活动。首先,我们从学校徒步来到了枫泾公墓,然后站在陆龙飞烈士墓前听主持人对本次活动的介绍。听了人民英雄陆龙飞的生平简介,以及陆龙飞一生与敌人英勇斗争的故事,那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最后,我们跟着主持人一起宣誓,立志做一名能为祖国奉献的人。学校组织这次活动主要为了让我们时刻铭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经过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记住清明这个祭扫先祖的节日,绝不能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我除了跟同学一起祭扫了陆龙飞烈士陵墓。在家里,我还和家人们一起做了青团。一开始我对于做青团一无所知,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在妈妈和奶奶的帮助与指导下,我好不容易做出了一个有瑕疵的青团。后来经过不断地摸索与改进,做了几个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外形完美无缺的青团,简直可以与妈妈和奶奶做的青团相互媲美了,我看到自己做的青团如此完整,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强烈的成就感。

这次清明节,我的大脑又补充了不少新的知识,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习俗及传统活动,通过亲手做青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在学校组织的祭扫烈士活动中认识到我们应该时常怀着感恩的心。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2

每年清明假期皆为三日,三日时间加上一些未完成的工作,我自然没有空闲去游山玩水。唯一抽了半天的空,动身扫墓。站在墓前,身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红花映着碑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也还算意气风发,只是永远定格在那里,不会变了。

清明的风格外大。悲啸着,吹哭了多少思念故人的男男女女。每个人的头颅都是低着的,红着眼眶的。最皮的孩子也服服帖帖地站在一侧,难安的搓着手,一切令人沮丧的事,憋在心中的委屈,一肚子的苦水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全部在故人前倾倒干净。

清明的空气格外安静。近几日伴着升温到来的蝉鸣好像也放了三天假期,突然就消逝了。想起一句“天早灰蓝偏未晚”,应景生动,太阳是不是与月亮结伴去探望被后羿射死的另外九个太阳去了。怪不得这天明不明暗不暗,原来日月都出门了。风动草波曳,世间都弥漫着凄清的气氛,风吹动纸花的沙沙响,又为清明添上几分寂静。这样繁忙的社会,难得一日静,只不过今日之静,更悲凉些罢了。

清明的雨格外凉。雨滴落在身上让人发颤,被一道冰刃划伤似的。从今怀古,清明那日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火灭后上山看见介子推与他母亲环抱着柳树的尸体,又从柳树洞中掏出:“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时重耳流的眼泪,是不是比今日之雨还要凉呢?

身边亲近的人还在时,大家从未像张爱玲所说那样——“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换洗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而是总觉得这样的关系,可以持续很久。假若是对你很好的亲人,也总是会想着,有朝一日,总有机会报答的。而当他们走之后,心中的难过与孤寂则混杂着委屈,摁下去又鼓起来,反反复复。对“不幸者的愧怍”,对于有才能者的发现与重用,很多时候都是在当他们变成过往,变成一捧黄土时才想起,才开始忏悔,才开始珍惜。这种作为,是令人捶胸顿足,令人后悔至极的。我想,晋文公定下清明节并不是只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祭拜先祖。更是为了避免像介子推这样的悲剧发生,避免杨绛所说的“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也有让我们“三省吾身”之义。

那么从这一“忏悔日”开始吧,背上要肩负着善良,做一个更新,更好的人。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清明节又到了。今年的清明节很特别,阳光明媚,空气格外清鲜。

大清早的,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说:“起来了,你记不记得,今天要去扫墓。”说着,把我拉了起来。起床后,吃完早餐,我们便去奶奶家集合了。

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们便看见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爷爷正在烧柴,奶奶正在准备烧鹅、烧猪等祭品。不久,伯伯一家来了,祭品准备好了。爷爷拿着一个棍子,挑着两袋祭品,我们小孩拿着一袋袋大包小包的东西,我们一家便去扫墓了。

穿过小巷;经过一条马路,走上村后的小山上,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墓地附近人山人海。有的人正在烧祭品;有的人正在分祭品;还有的人正在交谈。村后的墓山,原来是一片荔枝林,现然还零零散散保留着荔枝树。荔枝花,争先恐后地开着。微风吹过,看!它们正在对着我们摇头呢!太阳当空照,虽然有树为我们遮阴,但火在旁边燃烧着,人们早已经汗流浃背了。

事不宜迟,我们也开始了扫墓。妈妈和伯母点香、烧蜡烛。我们几个孩子,正在为先人分祭品,祭品各式各样,有钱、车、手机等生活物品。我不禁问爸爸:“爸爸,祭品为什么还得分,直接倒下去就可以了呗?”爸爸微笑地回答:“祭品有男的,有女的,不分怎么行呢?”我点了点头。除了生活物品,我们还有食品。把食品摆在石台上,倒米酒,爷爷说:“今年让先人喝个够,用个够。”于是爷爷用火,把祭品烧给了在另一个世界的先人们。烧完后,我们又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把我吓的躲地远远的。鞭炮烧完了,我们去拜先人,我心里默默地念道:“先人们,请保佑我,今年考试能拿到好成绩。”

扫墓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左思右想:“每年的清明节,为什么清明节要去扫墓呢?”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讲了一个关于清明节的故事给我听,并对我说:“孩子清明节扫墓,就是为了怀念先人,感恩先人。”我听了,点了点头。

今年的清明,我明白了扫墓就是去祭拜祖先,感恩祖先。感谢祖先,让我们有那么好的生活。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4

回老家上祖坟,一进村门,就看见爷爷在拐弯处迎着。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个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这里。背后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时侯一放学就上山找笋子和各种果子,要么吃,要么卖,卖来的钱就买书。走在山上崎岖的红土小路上,一阵阵清新的风拂面而来。

爸爸成年后远离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现在,对他曾经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怀有一种感激之情?

可是——我生在异地,自然对这陌生的故乡没有太多情感,虽在电话中知道他们很爱我,但说实在的,我对他们的情感毕竟不怎么浓。

爸爸妈妈与爷爷在客厅谈话,我便去厨房看奶奶。那里的灶台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锅,下面有一个大洞,似一个房子。洞里的火正旺,只见奶奶用铲子在锅中炒。我走近一看,锅中的肉丝炒出油,“噼里吧啦”“噼里吧啦”地响。奶奶将切成丁的竹笋从热水中捞出,一同放进锅中。她一边用手熟练地将白白的面条放进煮沸的泉水中,等熟又用筷子捞起,就着些许面汤一同放入盘中,用炒好的肉丝、笋丁连卤做浇头,上面再撒些青葱,原本淡色无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生机。

奶奶笑着,眼角皱纹如刀痕一般明显。她端来刚刚煮好的面条,还有热气。

我问爸爸:“这面叫什么?”他边吃边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羞山面!”我连忙品尝,面条十分顺滑,口味与阳春面差不多,样子也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又对爸爸说“这里面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之处啊!”爸爸看着我说:“外面的面鲜是因为放很多味精,这可是一点味精都没放!”这样细相,还真是味道不错,于是我一口气吃完连汤都没剩下,盘子像被我洗过似的。

这碗面很真实,就像爷爷奶奶对我的爱一般。想到这儿,又牵起我对正踩着的这块地的情感。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本啊!这片土地,湖南,顿时变得那么熟悉。

林清玄一口饮习西江水,我现在一碗食透思乡愁啊!后来,妈妈也学会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后,称赞不绝于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觉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无穷。

又到一个清明,我想起《诗经唐风》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面汤,闻一下也行。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5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依然盛行。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家乡的.清明主要以扫墓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们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坐车回老家——长乐祭祖扫墓。这一天,天气阴沉沉的,偶尔还伴着细细的小雨。我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祭品,有的拿着镰刀,一路走上山来。山上的空气尤其的新鲜,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真个心旷神怡啊!我们顺着弯又陡的山路,连走带爬地来到山顶,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我们要给敬爱的爷爷扫墓了。

奶奶和妈妈忙着给爷爷上香,摆祭品,我和爸爸负责清除坟上的杂草。“正正,你割得真认真呀!”妈妈夸赞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没割断过,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许多上坟的人们。时近中午,我们上好了坟,收拾好东西就高高兴兴地下山了。这时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妈妈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6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又是清明,雨来到。

伴随着凉风习习,窗外的树流下了自己今年第一滴泪,清明的到来,道出了多少人心中不舍的思念。

从小,我对清明的概念就不是很清楚,总是会高兴于能带来三天假期和一天踏青的美好时光中,却不知,那是几代人的思念。

一天一天在成长着,又一个清明,伴随着春雨悄然来临了,岁月的波澜又泛起一层层涟漪,包裹了我的心,那一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

那是去年的清明节,我和妈妈坐在车里,听着车上的广播有关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文章。伴随着主持人的逐句朗读,我为他们那种对亲人真实厚重的思念打动了,沉默中,我看见,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她说,这是太多对姥姥的思念。

姥姥在妈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年幼的妈妈对姥姥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只记得姥姥的面容是那样的美丽。于是,跟随妈妈长大的我对姥姥知道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对姥姥的怀念也不是很深。

曾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耍聊天时,听他们在互相炫耀自己姥姥的身体硬朗时,我这能傻傻的停留在对姥姥一片空白的脑海中。回家后吵闹着和妈妈要见姥姥,妈妈只骗我姥姥去了远方,一时回不来。我总是会抬起小脸,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却不知妈妈悄然离开时那一滴泪,滴在我心上……

成长的脚印逐渐远离,直至今日,和妈妈坐在车中,听着这样的广播,心中倏然涌起一种悲凉与内疚,我何时曾像电台里那样,对自己已逝去的亲人有片刻的怀念?何时对自己未曾见过一面的姥姥有过最深的凭吊?何曾在每个清明,向苍天诉说过心中的悲凉?我伤心不已。

下车了,一滴雨,打湿了我的眼眶,我还会像小时那样年年期盼着姥姥的归来吗?不觉中,脸上的泪水,流进了嘴中,这味道,不知是苦,还是咸。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又一个清明了,又一场无声的春雨,我漫步在丛草中,尽享雨点倾落在身上,任凭斜风吹在身上,倾听着远处琴声悠扬,声声催着天雨。我抬头望望天,那是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一滴雨,落在了我的眼睛里,流进了嘴里,是甜的,是思念……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7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每年的今天,一家老小总携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上山祭祖。好不容易来到目的地,年轻人挥舞着镰刀、锄头把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为旧坟培上新土,修整一番,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垫上砖头。在墓碑前放一个大盘子,上面摆着“三牲”、油豆腐和一些粉丝,旁边再摆上三杯白酒和三杯茶水。太爷爷在墓碑和祭品之间的泥土里插上两根红蜡烛,用打火机慢慢点燃,再点燃一大把香分发给众人。我接过三支香,像其他人一样捧到胸前恭恭敬敬地弯腰拜了三拜,将三支香插到泥土里,然后就是烧纸钱。

烧纸钱的时候,我的眼睛看着太爷爷,他黝黑粗糙的脸被岁月在刻下了大大小小的痕迹。他的手颤抖着把深黄的纸放到火上烧时,眼中似有浑浊的泪在滚动。烧完纸钱后,他双手合十,微低下头,闭上眼睛,嘴唇不动地颤动着,似在说着什么。

祭祖完毕,下山的时候太爷爷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落在队伍的最后面,慢慢的走着。我有些疑惑,便伴着他放慢了脚步,问问他怎么了。他注意到了我,轻轻叹了口气“我只是想你太奶奶了。”太奶奶和太爷爷是在几十年前认识的,那时是由长辈包办婚礼,两人结婚前虽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但是婚后一直相敬如宾,感情也算融洽。那个时代很穷,每天生活的都很苦。一亩三分田,要支撑全家人的日常开销是不够的,于是太爷爷就去外地找活干。家里的事就全权交给了太奶奶。太奶奶一个人种地、带孩子、做家务,每天忙得团团转。天没亮就起床,深夜的时候仍开着油灯帮别人做些针织活补贴家用。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太奶奶,原来像白玉一样嫩滑的鹅蛋脸已变得干燥粗糙。太爷爷一直觉得很亏欠她,想着要在外地成就一番生意,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可在太奶奶得重病死之前家里都是一贫如洗的。太爷爷没有让太奶奶过上一天舒心的生活,没有让她享过福。所以现在自己生活得越好,太爷爷的悔恨就越深,这种悔恨每到清明和重阳就会加重。

回到家,太爷爷捧着太奶奶的遗像,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干涸已久的眼睛里,此时蓄满了泪水。

清明——祭奠先人,时光流离,浸满忧伤。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8

今天是清明节,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一路上阳光灿烂,春风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开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乐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妈后面走,突然爸爸问我:“聪聪,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我摇摇头,爸爸给我讲开了: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着《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一片开满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杨柳随着春风轻舞,偶尔有几只小鸟忽的一下飞走又忽的一下飞来,给寂静的墓地带来一丝活力……

来到墓旁,只见整个墓地杂草丛生,一块石头碑上刻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时间,我算了一下,爷爷和奶奶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听爸爸讲爷爷奶奶都是十分勤劳善良的农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约来的钱都供给爸爸念书,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当爸爸刚刚参加工作,日子刚刚好起来,本该享福了,却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闷起来,难怪杜牧诗中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爸爸跟妈妈不声不响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但是两行思念伤心的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杂草清理干净了,爸爸点上了纸钱,红红的火焰映红了爸爸的脸,爸爸凝视着一张张寄托哀思的纸钱火中发黄,卷起,变灰……脸颊上流下了不知是泪水还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地上恭恭敬敬地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争气,不让他们的辛劳白费……

今年清明时节虽然没有雨纷纷,但是路上行人一样欲断魂。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来了,我跟着爸爸去乡下拜祭已经死去三年的爷爷。

我们到达乡下时,是清明节的前两天。正好碰上赶集时间,我随爸爸到水果摊前买了水果去奶奶住的地方,奶奶见我们到来,非常高兴,给我们做了一桌乡村小菜。

在静谧又下着雨的夜晚,我回想着和爷爷的过去一起生活的情景。

我记得我那时刚进入五年级的第一天,爷爷为了鼓励我在五年级能够取得好成绩,给我做了一顿非常使我难忘的饭菜。他告诉我这道菜的由来,说是以前本村的一个青年,去京考试的时候,因家里非常的贫穷,母亲只好给他做了一道她最拿手的菜,后来这位青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考上了状元,并且后来在朝廷上做了大官。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流传下来这道菜,取名为“状元红”。爷爷又说希望我能够向这位状元学习,考到一个好大学,走好自己的人生。

五年级暑假我跟随爷爷去漆树林取漆树上的漆油,我跟随爷爷后面,给他提采漆的工具,回来时我不知怎么了,得了一种病,脸上生满了许多红肿,感觉很痒,看了医生还是没好,后来一个老人家说:“这是你感染了漆树上的一种病菌,要用一种树根烧水洗澡才能好。”爷爷二话不说,马上拿着砍柴用的刀去山上砍取这种树的树根,后来真的好了。我回想着与爷爷一起生活过的时光,我心中祝愿爷爷能够在天堂快乐。

不知是清明时节的天气经常都是这样的。下着小雨的乡间小路更是不好走了,并且不能阻挡我们的行路。来到爷爷的坟前。我的心终于不能受我自己控制了,脸上流出了泪水,立马跪在爷爷的坟前,嘴上说着:“爷爷,我来看您了,您还过得好吗?孙子已经几年没回来了,你怪罪我这个不孝孙子吗?”父亲见我如此激动,把我从这个地方扯上来对我说:“爷爷不会怪你的,爷爷还是要你不要哭,说他在另一个地方关注你,希望你人生前程似锦。”拜祭完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和父亲坐上了去岳阳的火车,我在心中暗暗地说:“爷爷,您放心,下一个清明节我还回来看您的。”

又是一年清明时,照样是下着小雨的天气,下一个清明又有地下的人在等待亲人去看望呢?

清明寄思话题征文篇10

清明时节,有很多的活动如:荡秋千、踢蹴鞠、踏青、植树、扫墓,但最有趣的是放风筝。据说清明时节放风筝,还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呢!今天是清明节,风和日丽,最适合放风筝了。

吃过午饭,我和妈妈带着长尾战斗机风筝,去田间准备试放。长尾战斗机风筝的尾巴太长了,有二米多长,差点把我给缠起来,妈妈看到后费心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我解开。我就怪尾巴太长,一生气就剪掉一节尾巴,然后开始试飞。

我左手拿着线轴,右手拿着风筝,一点一点地放线,可是风筝就像一片死气沉沉的大树叶在地上“走”。我和妈妈换了一种方法,妈妈拿着风筝快速奔跑,我放线,果然这种方法立竿见影,风筝慢慢飞起来了,而且越飞越高。我的“长尾”在天上随风起伏,上下舞动。我紧握着线拐,努力地松线、收线、放线,动作有些生疏,突然一阵逆风吹来,把风筝击落了,看着摇摇欲坠的风筝,我有些难过。

我要放弃了,不想再放了。妈妈就走来对我说:“奕航,不要放弃。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放风筝的,而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会的。你要坚强,要勇敢,不管事情有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去面对。将来还有许多的困难要去面对,我们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应该顽强的去面对。不应该就这样倒下,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奕航,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把风筝放好的。”

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想,妈妈说的对,我不应该放弃,应该把自己的梦想实现,不能半途而废,要勇往直前。

我捡起掉落的风筝,看了又看,瞅了又瞅,再三思考是风筝没安装好?还是我的技术不好?突然发现有个骨架脱离位置,我重新装好,又把线整理好。经过不断的试飞,终于看到我的长尾战斗机又翱翔在蓝天上。那是因为我脑海里时时刻刻都想着妈妈的那句话:任何人不是生下来就会做很多事的,而是不断的学习中锻炼出来的。

今天感受到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也让我懂得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玩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