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浙江选考科目命题思路

千千百科 20 0

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年1月浙江选考科目命题思路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学科组

高中思想政治2021年1月选考试题命制延续了近年来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题一贯风格和特色,在题型设置、分值设定、难度预估上与近几年试卷基本保持一致,坚持“稳中有进”的主基调。试题命制以教材为依托,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力图着眼学生发展需要、突出能力立意、反映时代特色、彰显学科特点、注重核心素养。

1.突出立德树人,注重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高考选考的核心功能。所以试题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旗帜鲜明地坚持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保证高考评价正确的导向作用。为此,本次试题命制在选材上始终紧扣鲜活的时事政治,多角度反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充满育人气息。例如“乡村治理”“国家安全观”“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成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施行”“建党一百周年”“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发扬抗美援朝精神”等等。

2.强调能力立意,培育学科素养。

本次试卷命制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力图把知识能力的检测与素养的培育有机结合,所以试题能力立意非常明显。思想政治学科一般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等能力。为此,试卷素材除了文字外,还有图表和漫画等多种形式以考查学科的多种能力;试题注重把学科任务、学科内容和问题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以考查学科的关键能力,例如,40题第(2)问,试题政治性、思想性、思辨性特征明显,着力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

3.充满生活气息,培养家国情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所以本次试题命制坚持“三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紧紧围绕当下的热点现象和话题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凸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注重学以致用。试卷中第6、8、11、13、17、21、22、23、26、27、30、31、32、35、36、37、39、41等题题材生活气息浓郁,特别是第26、31、38、39题取材不仅具有生活化还有鲜明的时代性,设问针对性强,把培养考生家国情怀溶入到对试题的阅读、思考、回答和表述中去。

历史

历史学科组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学科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在保持试卷总体平稳的基础上,贯彻“科学考查,稳中有进”的思路,既注重高考选拔功能,考查高中学生的历史知识能力,又以生为本,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整卷设计力求体现思想性、稳定性、科学性和公平性。

一、以生为本,稳中有进

继承浙江卷的一贯风格,以生为本,试卷在难度、结构、题型、次序和区分度等方面力求稳定,命题全过程、全方位体现“稳”字方针,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试卷整体与以往保持一致,试卷结构、题型不变,如选择题按古今中外次序设问,第25题为史法题,28题第3问为选择阐述等。命题紧扣教材,“中心开花”,注重考查教材主干知识,不考繁难偏旧,坚持以课本为本的教学导向。部分题干素材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使学生对试卷既有熟悉味,又有新鲜感。试卷难度由易到难,梯度鲜明,多层设问,立体考查,让学生既能心生习有所得感,又需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去迎接难度挑战。选项设问指向明确,由材料为切入点,科学自然。整卷文字力求精炼,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阅读障碍。第3、10、12、15、18、20、22、25题素材鲜活,形式多样,有形势图、漫画、博物馆、表格等,图文并茂,卷面美观。

在保持试卷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也有一些新尝试。如25题,以列举学界前沿争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基本方法。

二、价值为纲,寓教于考

试卷充分挖掘历史知识中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教育元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汲取历史智慧、致力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历史眼光,以国际视野引导文明互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选择题的材料选择和答案设计,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寓教于考。第10题的放风筝考查西方文明成果对中国影响;第13题揭示万隆会议对于亚非人民反对殖*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第14题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第21题展现两位年轻的德国思想家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不懈奋斗的历史。

大题注重整体设计,反映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如26题的“实业救国”;27题的“弘扬 ‘人’的价值观”;28题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9题的“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同时,明线、暗线交织,如28题的明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暗线是“民心所向”,让学生从史实出发,论从史出,得出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由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第29题以全球视野总结科技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影响,直面当代全球化问题,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

三、素养为要,多维考查

试卷落实人才选拔标准,关注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确保答题区分度。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考点综合交错,逻辑严密,大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世界近代科技发展,立体设计,多时空维度,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8、12、16、24等题从多维度考察时空观念:如用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战争前的社会与文化,观察地图判断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地点,从多方面认识古希腊的古典时代,隐性考查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召开的西雅图会议。3、10、12、15、22、25等题以博物馆、漫画、形势图、出席证、辩论等切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学以致用,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3、25题通过营造博物馆铜镜历史信息解读、《马可・波罗游记》真伪辩论的情境,引导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一如既往地注重提升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逻辑严密。28(3)题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29(3)题反映时代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全球化形势下亟需全人类反思科技史,以史学眼光,反思精神,汲取历史教训,充分认识全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地理

地理学科组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的要求,合理设置考点知识分布与考试难度要求,试题结构力求保持稳定,难度适中。

一、试题取材广泛,类型新颖,丰富试题内涵

试题取材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点多种多样:从浙江某地的“秀珍菇+光伏发电”到日本的芒果种植;从数字产业的发展到半导体产业布局;从机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从日常生活中的日出日落现象到飞机飞过时形成的白色云带;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到灾害的监测系统……素材选取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看似普通,却蕴含丰富地理内涵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其背后形成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注重考察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例如:28题材料背景是关于日本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命题从学生最熟悉的农业自然区位因素着眼,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更为重要的试题内涵是:日本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似,人多地少,耕地破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面临耕地减少、粮食自给率下降等诸多困境,日本北海道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资源种植芒果,既提高农业企业经济效率,还可解决冬季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推动农业发展的做法对我国农业转型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日本国内粮食市场放开后,受国外廉价粮食的冲击,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这对我国保持粮食较高自给率和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二、命题视角开阔,立足生活,扎根地理实践力

此次选考考试,处于新、旧课程标准过渡阶段,试题设计既要基于旧课标的考核要求,又要衔接新课标的发展方向。命题视角既要着眼于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又要在应用性、创新性上有所体现。本次试题视角开阔,充分体现了“地理源于生活”的理念。旨在提升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素养。例如:19、20题的命题视角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自家窗户看到日出日落的情景切入,考察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打破了过去地球运动试题抽象、晦涩难懂的旧貌,让学生顿觉亲切和熟悉感。24、25题,从飞机飞过天空留下云带的这一普通自然现象入手,考察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相关知识。同样有将抽象难懂的大气运动知识的考察,“着陆”在随处可见的自然现象上,与19、20题的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21题的命题视角聚焦在同学们身边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城市雨水与污水分流改造系统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了解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学习用地理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匠心独运的将地理实践力的考察落到实处。

三、学科导向前沿,关注焦点,体现核心素养要求

地理选考试题的命制除帮助高校选拔人才的作用外,还承载着传递学科前沿方向,引导社会关注焦点的功能。例如:22、23题以浙江本土企业的成长与城市发展为背景,旨在揭示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企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依托龙头高科技企业,带动相关企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高科技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这是我国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基本路径,同时推动我国城市职能持续升级,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城市或世界城市。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能为我国更多的城市发展路径提供借鉴。29题以航空业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成都市双流国际机场试题情境设计,反映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优势与地域特色环境,充分挖掘学科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分析思路和方法,总结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找出分散的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试题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推理过程来解决现实问题,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关键。

四、地图形式活泼,蕴藏美感,彰显学科人文关怀

地图是地理试卷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递信息,丰富试题形式,呈现多元考核目标的作用。

地图是呈现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判读既是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需要,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学生适应高强度的高考环境,选考试卷的地图呈现做到既概括、简洁,又生动、形象。用景观图真实反映客观现象,如21题雨污分离图,城市如何实现雨污分离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如25题天气系统分布图,冷暖锋面十分形象,让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获取信息。用模式图揭示发展规律,如22、23题数字企业的扩散模式图,图形*十分简单,但图中反映的科学原理却很深奥,*这种图的目的是不让学生把时间浪费在累赘的读图上。用立体地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11、12题非洲西部大气环流图,运用大气的立体运动,揭示地理时空变化,考查学生空间想像力;又如19、20题日出日落观测图,借助平日人们对自然界观察,融科学知识于日常生活之中,变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活化,既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又达到考查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用统计图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如17、18题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第24、25题图中的等压线,第27题中的洪峰流量等值线,利用统计的方法揭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发展的一般规律,判读这类地图,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用分层设色地图显性反映地表事物空间分布,如第28题分层设色地形图、第29题主城区设色,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地图阅读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地理信息,增加试卷的容量,考查学生地理综合探究能力。

本次试题共有各式图表22幅,地图形式活泼多样,呈现方式在*地图时,根据试题的解题需要有的放矢添加要素,注重地图点线面结合,讲究图形的形态美、线条美和色差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阅读地图,完成考试。

物理

物理学科组

突出中国元素 彰显育人目标

挖掘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试题以我国近年来重大工程和科技成就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第1题以我国安装在南极大陆昆仑站的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无人值守望远镜为背景,第2题以我国量子计算机“九章”的重大成果为背景,第3题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为背景,第7题以我国首个实施月面采样返回的航天器嫦娥五号为背景,第14题以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为背景,等等。试题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激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

突出物理应用 鼓励学生探究

试题既注重考核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又突出能力导向,强化物理应用,鼓励学生探究。如第6题在雪道上滑雪、第11题汽车能量转换、第15题松果采摘、第16题发电装置、第20题轨道游戏等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建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再如第17(2)题测量玻璃的折射率,不同于教材中用4枚大头针测量的方法,要求学生用3枚大头针进行测量;第18(1)题给出一些电学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2种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案,第18(2)题通过可拆变压器硅钢片的叠放位置考查学生对涡流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试题设计,重点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突出物理思想 避免以练代学

试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物理现象中的关键特征和主要因素,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1题以嫦娥五号成功实现月球着陆和返回为背景,设计了一种新型着陆装置,考查学生对电路、电磁感应定律、电容器、安培力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又如第22题以芯片*技术为背景,设计了离子注入晶圆的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电场、磁场、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这些试题突出了物理思想和物理建模能力的考查,适度淡化了复杂的数学计算,有利于引导师生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与学,提高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具有真实背景问题的能力,使中学教学逐步走出题海,回归核心素养的培养。

化学

化学学科组

2021年1月浙江省化学选考试卷命题遵循“稳中求进”的总原则,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考生实际,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为着力点,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命题紧扣《考试说明》,坚持原创性、科学性,适度创新,确保试题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和中学化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立德树人,彰显学科价值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与制药、石油、橡胶、建材、钢铁、食品、纺织、皮革等产业息息相关。试题合理选取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活动中和能源、材料、药物等相关的真实情境为素材,让考生感受化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化学试题的立德树人作用。例如第8题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重要用途,第21题铝硅酸盐型分子筛,第22题镍镉二次电池,第29题以高钛渣和Cl2为原料加碳氯化制备TiCl4,第30题K2Cr2O7的制备,第31题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等。

二、稳中有变,坚持以生为本

整卷题型、题量、难度保持稳定。试题充分考虑考生实际和首考对复习的影响,在不改变考查功能的前提下,题量和之前2次分卷考试的试题保持一致,包括25个客观题和6个主观题。客观题都是单选题,主观题题型稳定:第26题用结构解释物质理化性质,第27题物质的量相关计算,第28题无机综合推断及实验方案设计,第29题反应原理综合运用,第30题无机物制备综合实验,第31题有机合成综合推断。全卷充分考虑考生人数的变化、疫情对教学的影响等因素,难度与2020年选考试题基本保持一致。另外,适度改变个别题目的形式。比如之前第28题分为28-I和28-II关联度不大的两部分,主要是延续合卷命题时的考查内容不变并有利于考生得分。本次将28-I和28-II两部分整合,小题数量、考查内容和设问方式不变,但设问有梯度,确保考生不会因为推断不出最终结果而得零分。

三、强化主干,注重必备知识

试卷充分考虑考生的学习基础,紧紧围绕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从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必备知识出发对试题进行整体性系统化设计。试题多采用学生熟悉的命题角度进行设问,力求体现基础性。例如:选择题第1题至第20题,重点考查化学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基础性知识;第26题考查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第27题考查化学基本计算;第 28、29、30、31题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大,但设问有层次,每个大题的前面几个小题还是从“双基”出发,关注必备知识的考查,有利于考生答题。

四、回归本质,突出关键能力

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包括符号表征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模型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试题创设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体现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成果的真实情境,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新信息重新建构的知识系统解决问题,重点考查化学学科关键能力。例如第12、23和29题第(5)小题重点考察模型认知能力;第21题、24题、31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30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第31题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和合成路线的书写重点考查学生的符号表征能力;第28题第(2)小题、29题第(3)题、31题第(5)小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生物

生物学科组

一、把握正确的评价导向

选考科目考试是高校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必须有利于高校招生的选拔,既要关注高中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也要关注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考查,还要十分关注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要关注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生物选考试卷有大量试题着眼于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这既考查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面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也体现了教学评价在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如第7题以“两山”理念为背景切入,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20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考查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并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人与自然。

二、严格遵照考试说明

生物选考考试的命题严格遵照《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的要求,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核要求、考试范围和试卷结构。试卷结构稳定,不超纲,无偏题怪题,试题表述清晰,知识落点和能力要求不超考试范围。以情境为载体,坚持能力立意的基础上考查知识内容,全面考查理解与表达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坚持稳中求进

生物选考考试的命题,坚持总体平稳,稳中求进的命题设想。稳中求进的命题,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也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学实际,还能发挥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引领作用。与往年相比,本次考试试卷的试卷结构、考点分布、能力考查要求、试卷难度等方面保持稳定。试卷整体难度保持平稳,并有一定的梯度,从而有利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良好的区分度,有利于合理达成等级赋分。

在整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本次试卷最为突出的是试题情境更丰富、更接近真实,试题情境更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等社会热点,更有利于能力考查和学科核心素养评价。

四、坚持考查主干

生物学考试在考查生物学的基本内容时,特别要注意考查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坚持考查主干,不考查细枝末节,从而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研究必备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理解能力。如第12题考查了生物学物质转运的原理和意义,第18题考查了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基本要求,第20题考查了免疫接种的免疫学原理,第25题考查了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这一核心内容,第29题重点考查微生物培养和筛选、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的基本原理。

五、突出生物学实验能力的考查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实验是基本的研究方法。生物学实验素养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必须成为高校招生考试生物学科试卷的考查重点。从实验来源来看,既包括学生实验,也包括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实验,学生实验如第6题(观察叶绿体),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实验如第15题(遗传物质的发现史);从题型来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从科学探究能力来看,包括了科学假设、变量控制、数据分析和反思质疑等方面的能力,如第21、27题考查了信息获取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第30题通过完善实验思路和反思实验操作考查变量控制和反思质疑能力。

六、关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能力的考查

考查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考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十分有利于考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试卷中的试题情境有的来自生产生活实践,有的来源于科学研究实践,试题情境复杂性多样,有利于考查不同水平的学科核心素养。如第5题结合社会上的广告宣传考查学生的质疑能力,第11题结合果蔬贮藏考查细胞呼吸原理的运用能力,第26题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为素材,考查生态学原理的运用能力,第28题以水稻育种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遗传学原理在育种工作中的运用能力,第29题涉及了运用生物学知识和能力保护知识产权的情境,涉及了珍稀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情境。第30题以生物学研究性学习项目为情境,考查学生的生命观念(结构功能)、科学思维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和多项科学探究能力。

总的来说,生物学科选考试卷具有如下特点:目标明确,利于选拔;导向正确,有利教学;指向素养,不偏不怪;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情境真实,科学规范;难度合理、区分良好。

技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学科组

本次命题依托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考科目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立足基础,重点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试卷保持结构、形式和难度的稳定,注意考查知识范围的广度,试题设问的角度和深度,并充分考虑导向教学、选拔人才的需求。

素养为本,全面考查学科基础

试卷紧扣教材、由浅入深考查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全面评价考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并引导教学回归学科基础和教材。第1题四个选项的表述均源自教材,考查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第2、3题考查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础知识;第6~9题考查图像数字化、算法流程图、表达式、流程控制语句等基础知识,问题设计平实,充分考虑学情;第5、13、14题考查数据分析和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技能;第11、12题的冒泡排序和二分查找都是教材上的基础算法,尽管第15题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大,也还是立足于基础算法。

生活为源,聚焦考查学科能力

试题情境贴近生活,或直接来自生活中实际问题,或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抽象,聚焦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第2题考查考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安全意识,体现技术服务生活的理念;第3题以抗疫物资管理为背景,考查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技能;第4题考查信息编码的同时,评价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第13题的数据原型基于学生寝室管理,考查考生利用电子表格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第14题以热爱大自然为主题,以多媒体作品*过程为主线,从素材准备、*,到合成和调试逐步深入,考查考生利用多媒体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15、16题的情境模型同样源于生活,引导考生用信息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特征。

问题为引,多层次考查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试题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计算思维。第9题以整数分解问题为引,考查基本算法逻辑;第15题以解决团队成员挑选问题为引,首先考查选择排序算法思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针对已排序数据的特征,进一步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第16题以物品放置问题为引,首先要求考生理解用一维数组构造的物品存储状态表示方式,进而考查考生运用计算思维处理不同方式的物品放置问题,其开放性、综合性较高,是对考生计算思维的综合评价。在第15、16题的设问上,充分考虑难度和梯度,以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达到选拔人才的目标。

技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学科组

本次命题是我省进一步深化高考招生综合改革后的,选考学考分离的第3次选考命题,是向深化高考招生综合改革方案平稳过渡的一次极为关键的考试。

一、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用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试题选用大量与实践相关的题材,倡导教学中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展。如第1题选用的“台钻”题材,第4―5题选用的“金工操作”题材,第10题选用的“电子基本元件认知”题材,包括第14题的第5小题“防锈表面处理方法”等,都是学生实践课程中接触或关注的内容。

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以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如第2题选用的“洗手液瓶”题材,第13题选用的“电池充电”题材,第15题选用的“小区汽车限高装置”题材,第17题选用的“学校闸机电路”题材等。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命题中,关注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力争中心开花,紧扣考试大纲,不出偏、怪题,不出有争议的题,维护通用技术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电子控制考查中,第10题考查的是基本元器件的认知,第11题考查的是对基本逻辑电路的理解,第12题考查的是三极管的基本原理,第13题考查555的2、3、5、6脚的应用,第17题考查了逻辑关系及其处理,具体电路只涉及了三极管、基本触发器等知识。全部内容无超纲,符合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要求。

命题始终贯穿引导教学回归基础与教材的思想,引导教学回到问题的本质、思维的训练与提升上。

三、注重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命制始终围绕着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展开。

试题注重创新设计和物化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核。如第15题“小区汽车限高装置”,素材来源真实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且草图方案有多种可能,有利于考核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的素养。同时引导教学中关注创新思维的养成,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14大题的滚柱分选系统,以控制的角度,考查学生工程思维的素养,并结合其第4小题、第5小题的物化能力,形成有机的结合。

第17大题的学校闸机电路,真实问题引领,以问题带出任务,结合电路分析、设计、绘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查了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1月浙江选考科目命题思路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